刚栽就死棵 辣椒定植前后咋管理?发表时间:2020-07-21 10:51 6月中下旬,是夏秋茬彩椒的定植高峰期。近日,山东寿光纪台镇孟家村菜农孟师傅定植的彩椒苗子,刚栽上三四天,就开始出现大量萎蔫死棵,再过三四天,苗子死亡近半,可急坏了孟师傅。往年,彩椒定植后也会出现少量死苗,但能够控制,今年定植的苗子却大批死苗,这到底是咋回事呢? 底肥用量大 烧根死棵多 据了解,孟师傅以前主要种植长茄,夏季歇茬期通常使用大量的稻壳粪作为底肥,每亩用量一般在30方以上。今年种植彩椒,孟师傅减少了粪肥用量,但每亩用量仍在每亩20方。大量使用稻壳粪作为底肥,尤其是歇茬期较短,粪肥腐熟不充分的情况下,辣椒苗定植后很容易造成烧根死苗。 在山东寿光洛城街道等常年种植彩椒为主的地区,底肥用量往往较少,只用少量发酵豆粕等,未腐熟粪肥基本不用,就怕烧根死苗。而孟师傅习惯了大量使用粪肥,虽然提前浇水冲施了粪肥发酵剂,但时间太短,尚未完成发酵腐熟,强光照射地面加上粪肥发酵产生的氨气、热量等,容易对地表幼嫩的茎秆造成伤害,为病菌侵染创造机会,从而加重死棵。 辣椒苗期死棵是影响辣椒产量最主要的因素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底肥烧根,进而诱发病害。当然,不用底肥只靠追肥也是不合理的,建议种植椒类的菜农,应优先选择发酵腐熟好的羊粪、秸秆等有机质含量高,养分含量低的有机肥品种,避免加重土壤盐渍化,也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通透性,培育健康的土壤环境。定植前,配合适量的发酵豆粕等精品有机肥开沟集中使用,苗子定植在两侧,根系与肥料不直接接触,既有助于减少苗期烧根死棵,又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,一举多得。 分段早防治 死棵不扩展 辣椒苗期死棵,关键靠前期预防,除了做好底肥选择使用,避免伤根外,还要做好定植前后的预防,如此才能确保苗子安全长大。 定植前:做好生物菌闷棚 定植前,在底肥中大量使用秸秆、稻壳粪等有机肥,然后立即浇水,并随水冲施生物菌闷棚产品,如完美无线、净线旺等。生物菌闷棚产品多为复合菌剂,含有淡紫拟青霉、厚垣轮枝菌等真菌以及蜡质芽孢杆菌、球星芽孢杆菌、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,不但能够抑制线虫,还能够减少土壤病原菌,减轻根部病害的发生。 定植时:提早蘸盘防病 苗子定植前后,伤口多,抗性差,是病害最容易侵染的时候。应在定植前提早使用枯草芽孢杆菌500倍、哈茨木霉菌500倍、几丁聚糖1000倍等全株蘸盘,怀疑有线虫的可添加阿维菌素1500倍,下部茎秆和叶片也要浸湿,有助于在苗子植株周围形成生物防护层,提高抗病性,促进根系生长,提早缓苗。 定植后:做好遮荫、划锄 苗子定植后,正是全年温度最高,光照最强的时间段,棚里地温极高,很容易烫伤苗子表皮,因此一定要做好遮荫降温工作,注意在上午10:30-下午3:30进行适当遮荫,有条件的可喷水降温增湿,并适当缩短遮荫时间,有助于培育壮棵,促进花芽分化,为后期开花坐果打好基础。 苗期茎叶少,地温高,菜农还要注意做好浇水后的中耕划锄,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提高土壤通透性,促进根系深扎。缓苗水开始,菜农可随水冲施石原金牛悬浮钙1升/亩、枯草芽孢杆菌1公斤/亩,促根防病,避免死棵。 药剂灌根+菌剂冲施 全面防治死棵 辣椒出现死苗后,往往扩展很快,尤其是沟浇或畦浇的棚内,更要注意及时防治,避免病菌随水传播,加重死棵问题。针对辣椒死棵,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防治: 一是药剂灌根。在发现死棵后,要立即检查死棵症状,判断到底是哪种病害,针对性用药防治。一般来说,辣椒根茎部腐烂多数是由猝倒病、疫霉根腐病等造成。建议发现死苗后,立即用吡唑嘧菌酯、咯菌腈、甲霜灵锰锌等灌根,每株用药100克,重点防治死苗及周围植株。未发现萎蔫烂根的部分,可暂不灌根。 二是菌剂冲施。浇水容易造成病原菌传播,增加死棵。灌根2天后,菜农浇水时,应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、哈茨木霉菌各500克,通过生物菌剂抑制病原菌增殖,避免死棵进一步扩散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前市场上肥料和农药登记的产品都有,要注意选择农药登记证号的产品,如太抗、中保等。 三是做好补苗。辣椒死棵多发生在定植后半月内,要注意做好及时补苗。首先要清理定植穴周围。辣椒死棵后,原有的定植穴内病原菌必然很多,就需要先处理定植穴,杀灭病原菌,才能保证重新定植上的苗子不再感病、死棵。定植穴处理时,可用乙磷铝、恶霉灵、络氨铜等灌药,每穴半斤以上,保证穴内土壤浸湿,达到杀菌效果。定植前,苗子一定要用恶霉灵、枯草芽孢杆菌、哈茨木霉菌、几丁聚糖搭配处理根系,防止病原菌“趁虚而入”。若死棵是零星发生,可不用补苗,将两边的辣椒多留枝,充分利用死棵后的空间即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