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程不用农药、化肥 先从用肥改土做起发表时间:2020-07-21 10:52 夏季大棚蔬菜歇茬期,是进行土壤处理最主要的阶段,担负着减少病原菌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多重作用。随着重茬种植越来越多,歇茬期越来越短,如何充分利用夏季歇茬期,做好土壤改良,是决定下茬蔬菜产量高低、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。 6月25日,本报特聘专家刘立功老师,在山东寿光孙家集街道西张村菜农张志刚的大棚里,组织了一次新型土壤改良技术的培训,从底肥选择、使用,到高温闷棚灭杀根结线虫,整个歇茬期土壤处理,充分利用了现有秸秆等资源,可以大幅改善土壤状况,做好土壤消毒,独到之处多多。 据刘老师介绍,张志刚师傅的大棚里,秋茬将完全按照绿色生态生产技术,完全放弃化学农药使用,大幅减少化学肥料使用,真正做到蔬菜绿色高效栽培。想知道人家是怎么做的?那就快来看一下吧! 粗细搭配 合理使用 想要让蔬菜高产又好吃,底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。以往,菜农都是以鸡粪、稻壳粪为主,搭配少量化学肥料。然而,鸡粪中含有大量的盐分、重金属、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,不利于土壤的健康,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、板结、营养失衡、有益微生物减少等问题。 随着土壤状况的改变,底肥使用也要做好调整。刘老师的建议就是“粗细搭配,分开使用”。 粗细搭配:“粗”主要是指秸秆、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、养分含量低的有机肥,通过其增加土壤有机质,提高土壤通透性,改良土壤质地,增加冬季二氧化碳释放,促进根系向下扩展。“细”则是指饼肥、动物源肥料等,如豆粕、蓖麻粕、骨粉、鱼肥等,富含更丰富的有机质及无机营养,养分含量全面丰富,更有利于根系吸收,可有效改善蔬菜的品质。粗细搭配,就是要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有机肥的配比和用量,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。在夏季高温闷棚中,为配合土壤高温消毒,宜选择小麦、玉米等作物秸秆,搭配海能大豆原粒聚能肥、鱼蛋白聚能肥等,起到改土、促根、增产、提质的作用。 合理使用:秸秆、粪肥等有机肥,用量大,适合全棚均匀使用,全面改良土壤,缓解土壤板结、盐渍化等问题。一般来说,发酵羊粪、秸秆等每亩可使用2000-3000公斤(以干物质计算)。而豆粕、鱼蛋白聚能肥等养分含量高,肥效好,但价格高,用量有限,更适合集中沟施。可在苗子定植前,在起垄或定植畦中间开小沟,撒入精品有机肥,覆土后在两侧定植蔬菜。这样,肥效高的豆粕等离苗子根系远,不会烧根影响缓苗,到苗子根系扩展开后,逐渐接触豆粕等有机肥,会形成密集的根系群吸收养分,肥效更好。底肥种类多样,菜农要根据棚室土壤条件,合理搭配,灵活调整,选择适合自己棚室条件的配方。 底肥也用液体肥?真的假的 几十年以来,以寿光为代表的设施蔬菜生产中,菜农一直使用大量的粪肥作为底肥,多的甚至达到每亩30-50方稻壳粪,每一次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,把几十几百方的粪肥用小推车慢慢运到地里,再一点一点撒开,更不用说恰逢盛夏高温。毫无疑问,这个活儿超累人,无数菜农吐槽:“简直不是人干的!” 这几年,追肥中有不少液体肥,那底肥能不能这样用呢?经过刘老师多次实验,使用液体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是完全可行的。使用液体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,具有独到的优点:
一是使用简单方便,可以水冲,可以开沟集中用,省工省力效果好。 二是配方科学,营养价值高。液体生物有机肥由多种原料发酵配制而成,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,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核苷酸等有机营养和中微量元素,营养全面高效。 这样的一吨肥料,从氮磷钾含量上来看,相当于2吨鸡粪,从有机质含量上来看,相当于5吨鸡粪。 三是富含有益微生物,有助于改良土壤。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,尤其是各种嗜热菌群,能够在闷棚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土壤温度,促进土壤有机质腐熟分解,促进土壤团体结构形成。 四是肥料不含盐分、重金属等有害成分。 五是综合使用成本低。除了方便使用,节省人工之外,这个肥料本身的价格也比同档次的有机肥产品低,可作为各蔬菜基地、园区底肥的有效替代品。当然,液体生物有机肥虽然效果很好,但不具有稻壳、秸秆等大量使用时物理疏松土壤的能力,最好搭配秸秆或优质腐殖酸、保水保肥剂等同时使用,效果更佳。
内外夹攻 线虫无踪 线虫寄主范围广,为害大,是菜农最头疼的根部病虫害。夏季闷棚、化学药剂熏蒸,主要的目标就是消灭线虫。然而,长期连续使用化学药剂熏蒸,容易加重土壤板结、破坏土壤生态,不利于土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不用化学熏蒸剂,有没有好的办法杀灭线虫? 有,而且很简单!刘老师在现场介绍,实际上最好的杀灭线虫的措施就是高温,我们夏季进行的高温闷棚,就是最好的线虫防治措施,只不过土壤导热能力差,传统的闷棚手段往往只能处理5-10厘米的土层,深层土壤难以达到高温,灭虫效果较差。 当前情况下,如何简单、有效增加高温处理土层的深度呢?刘老师给出的解决办法,就是改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。传统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,是指利用菌剂缓慢分解秸秆有机质,提高冬季土壤温度,增加二氧化碳供应的技术。在夏季,通过专用秸秆发酵剂,可以促进秸秆快速分解,散发大量热量,上晒下烤,提高深层土壤温度,从而改善高温闷棚效果。 具体操作方法:整地后,利用开沟机开沟,撒入5-8厘米厚的秸秆,如粉碎的玉米秸秆、小麦秸秆等,喷淋秸秆发酵菌剂,撒入适量的尿素等氮肥调节碳氮比,埋土起垄,覆盖地膜,大水浇灌。地表充分利用太阳光照提高地温,而下部秸秆快速分解发酵,不断提升深层土壤温度,维持15-20天,就可使深层土壤同样达到较高温度,改善了高温闷棚效果。 |